• 微信号码

    chuangzhihui021
  • 2025-05-03
  • 0

上海,这样交出一份超大城市基层党建新答卷

1

        从年轻的快递员、海归创业者,到服装店店员、开包子铺的老夫妻,这一年来,徐汇区天平街道梧桐街区党支部书记黄达蓉收到了一份又一份入党申请书。面对他们真挚而热切的愿望,她感慨:“只有让每个经营主体、社会群体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才能燃起更多人心中的那团火,照亮社会的角角落落。”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上海基层党建工作高度关注、念兹在兹。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锚定这一要求,去年,上海在全市实施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攻坚行动,探索出“以街区党组织兜底为主,结合实际灵活建立各类实体性党组织”的新模式。

         目前,全市共新建街区党组织902个,业缘类和群体类党组织158个,覆盖各类市场主体42.74万家,各类人群282.04万人。以“全覆盖”为牵引,在以居村为主的居住空间、以街区为主的生活空间、以楼宇园区为主的工作空间中,“到边到底、经络畅通”的城市基层党建完整地图逐渐完整,基层党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进一步提升。上海,正交出一份超大城市基层党建新答卷。

         近年来,上海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除了传统的沿街商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外,还有越来越多不具备“单位”形态的市场主体和不固定办公的就业群体,这些主体和群体的覆盖难题一直未有效破解。如何让这些“游子”回家,实现人在哪里、党建就跟进到哪里?破题的关键,就是要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经过调研,我们进一步摸清了规律,即便是流动性强的快递、外卖、网约车及家政行业,其人群规模、订单范围和业务动线也是相对稳定的。”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鉴于此,上海在已经建立居村、楼宇、园区等区域性党组织的基础上,把一定范围的街区作为整体,成立实体性党组织,面向街面上所有经营主体和党员群众开展党的工作,用“铁打的营盘”应对“流水的兵”。

         徐汇区天平街道和普陀区长征镇是最先开展试点工作的两个街镇。在长征镇祥和街区,各类业态高度集聚。街区党支部加强走访排摸,逐一核实党员情况,推动流动党员将组织关系转隶至街区党支部。22岁的小陶在校期间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毕业后在一家宠物医院工作。由于宠物医院没有党组织,她的组织关系只能转回安徽老家。对于她的接续培养,老家党组织力有不逮。祥和街区党支部在走访时获悉她的困境,第一时间向她普及相关政策,并联系老家党组织,了解她的前期发展情况,帮助办理组织关系转接事宜,做好接续培养工作。“终于找到了组织!”小陶很激动。

         一年多来,上海坚持线上线下联动,以“大数据+铁脚板”方式开展全面走访排摸。截至目前,全市各街镇已走访排摸新兴领域各类经营主体76.5万家。在这一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覆盖路径,有效填补覆盖空白,进一步巩固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底板。

联系邮箱

association@sccia.org.cn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微信咨询